凤凰联盟二号站平台官方注册,APP下载地址

汇聚全球精彩分享
领您探索未知国度

2号站电脑版登陆_视频|制造业“回流”背后

灵活的机械手臂、汇聚了实时生产数据的“智慧大脑”……在位于上海浦东的这间智能工厂里,一台台空调变频压缩机,快速生产下线。 

 

“这里的机器人,它就是把工件,从流水线上移载到专用的加工设备里。我们工厂,现在逐步也在做一些机器人的自动检测,还有自动组装的工作”,海立集团上海工厂总经理赵海冬介绍。

 

 

作为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海立电器有着近30年的历史,是"上海制造"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不过,2007年左右,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企业开始把制造基地逐步向外转移;2008年,海立首个异地工厂,在江西南昌建成投产。

 

“当时在南昌的用工成本是比上海大幅便宜,另外,原来在上海,我们有两个厂区,也没有地方再做进一步的产能扩张了”,海立集团智能制造首席工程师曹进告诉记者。

 

随后的10年里,海立的产能继续外移,并先后在四川绵阳和印度布局生产基地。2017年,公司更是一次性将上海工厂的5条产线、600万台压缩机产能,转移到了南昌。

 


彼时,企业面临的一项选择是,继续将上海工厂的全部产能进行外移,还是留在上海,转型升级?

 

“在上海,有设计研发、试制、试验,就是产品在设计初期的一整套环境在这里,上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曹进说。

 

 

海立选择了“立足上海”。凭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激发出的巨大潜能让海立曾经面临的发展瓶颈,逐一突破:4条自动化产线,让土地得以集约高效利用;机器人,缓解了用工难、用工贵;卡车、基站等非家用领域高端压缩机的研制,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人工的成本越来越高,机器人成本反而是逐年在下降的。从交付的周期来说,现在上海工厂是最短的,原来可能在10天左右,现在我们从订单下达,一直到生产结束,交付到客户手上,应该在7天左右就能完成”,赵海冬表示。

 

永久牌自行车、海鸥牌照相机、上海牌手表……曾经辉煌的"上海制造",在土地、人工成本等压力下,如何突围?不仅海立,不少企业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都在赋予"上海制造"更高的"含金量"。

 

在长期关注制造行业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智能制造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价值,“过去我们理解的‘微笑曲线’,好像只有制造这一块,附加值是特别低的,两端附加值高;现在,我倒是觉得,可能要把‘微笑曲线’颠倒过来,高端的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这样的制造,附加值会越来越高”。

机器人密度,被认为是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平均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名工人;而上海的机器人密度,已达到383台/万名工人。

   

在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中科新松机器人制造基地,模拟了人体手臂七个关节的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正做着出厂前的测试。不久后,它们就将在汽车、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生产线上,"大显身手"。

 

   

为智能工厂,提供协作机器人和智能化产线;同时,也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2014年,本部位于辽宁沈阳的新松机器人,在上海设立国际总部;2018年,新松临港智能工厂建成投产。在这里,"元宇宙"、数字孪生,这些"新潮"的技术,加快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随着机器人的发展,要素集聚的方向出现了变化,不再只是以前的机械和电子,还有更多的智能化。对于上海来说,现在智能机器人到了一个窗口期,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有更多的智能装备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它有机会能出更多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终端”,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总裁杨跞说。

 

 

2021年,上海GDP首度突破4万亿元大关;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突破1万亿元。"十四五"时期,上海将通过标杆性智能工厂引领、智能工厂示范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推广,形成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并按照"一业一策"分类推进、建设"一厂一专员"专班机制等,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生命健康、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形成不同产业分类的推进模式;通过智能工厂,布局新赛道、触发新动能、带动新终端,从而更好地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普庆 张俊 实习编辑:王晨曜)

十年专业团队服务,平台内部各部门对接,随时在线解决问题!

二号站主管Q859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