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以及中美贸易环境影响,很多外向型企业的出口订单急剧萎缩,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大市场。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短期内,外贸企业转内销面临渠道不畅、产品不适、资金压力等难题。若要真正打开国内市场,还需要从长计议。
难点①:出口产品涉及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无法内销
2020年3月,对有着41年历史的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疫情之前的话,我们这个进货、发货这个门前都是车水马龙,很多人,然后疫情以后,生产线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停止生产状态了。”回忆起那段日子,董事长黄华峰觉得很煎熬。
事实上,上海冠华是国内年出口额排名前三的不锈钢加工制造企业,为德国WMF、菲仕乐、ROSLE等3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生产锅具,去年销售锅具超过1000万只,98%以上销往国外市场,实现产值超过5亿,这些年日子一直过得很红火。
然而,让冠华没有想到的是,到了2020年3月份,出口销量突然一落千丈。外贸订单骤降80%。工人没有活干,但工资需要支付。取消或延期的订单又导致价值上千万的库存积压。
最初的出口转内销是指在国内销售这些原本要出口的库存。由于产品本身的型号、款式和规格等都由外商提供,产品上又带有品牌方的标识,一旦在国内销售这些产品,就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在未经品牌方许可的情况下,无法在国内销售。
“客人跟你沟通,他这个不可抗拒,然后实际订单也不下下来,其实是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这个后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很迷茫的。”
难点②:出口产品不一定适合国内市场
三个月过去了,国际订单业务不见好转,国外疫情何时结束依然未知,加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全球产业链迁移,让黄华峰充分意识到国际贸易充满不确定性。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带领1000多位员工开辟一条新出路,那就是试水国内市场。
“单纯的外贸业务来说的话,对我们这个公司的发展是不健康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除了做外贸以外,我们也要把自有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也要打开来。”
2009年,黄华峰就注册了自有品牌——喜时,但由于此前对国内市场缺乏关注和了解,再加上投入不足,尽管冠华拥有国际一线的制造实力,但如何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一线品牌,黄华峰并不清楚,甚至连应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都成了首要难题。
拿黄华峰做的锅具来说,国内外消费者饮食习惯不同,餐厨用具也不同。“中国人比如说像炒锅,他们希望是轻,希望是便捷,那国外呢,有的这个市场它需要的是个厚重。”
所以,出口产品直接拿到国内市场来卖,消费者必然不会买账。
难点③:对国内销售渠道不够熟悉
中国市场很大,现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冠华创立41年来,一直深耕国际市场,服务于国外品牌方,他们只要按需生产,确保品质和交货日期,就可以顺畅开展业务,完全不必参与营销环节,如今在国内自立品牌,相应的营销团队、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营销战略、方案等都需要从零做起。
黄华峰认为,“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品牌推广,产品推广,还有销售渠道的建设等等很多领域,本来我们这个外贸型企业、代工企业是不涉及的,那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难点④:国内外回款周期不同 企业资金压力大
在国内做自有品牌,还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上海益森园艺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君亮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外贸代工企业一般是以销定产,基本上是零库存,也就是接到了订单再来安排生产,账期相对稳定。而做国内市场自有品牌,就要有库存,库存意味着资金积压,能否将产品卖出去,收回成本,其实并不太确定。
难点⑤:继续代工? 难以挤进国内品牌供应链
即便是继续做代工,选择服务国内品牌,转型之路也并不轻松。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俞灏向记者介绍,由于国内成熟品牌已经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供应链客户群,制造商如果无法研发出市场需要的创新产品,很难加入国内供应链朋友圈。
而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研发创新产品正是多数代工企业缺乏的能力。“就是原先他们做惯了外贸品牌、外贸的一些方式之后,他们会将所有的产品做到极致的一个低价位,或者说极致的有效率,但是对于产品的一个开发,对市场真正的一个需求,他们没有关注得那么多。”
上海: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打开内销渠道
今年5月,上海市通过企业座谈、电话访问、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发现外贸企业转内销,普遍面临着产品不适、渠道不畅、品牌不响、资金压力等实际困难。为了帮助企业纾困,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实施特殊管理的若干措施》,从拓展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缓解外贸企业内销成本、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11条支持举措,帮助企业试水国内市场。
今年6月,通过商务委牵线搭桥,上海冠华加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在新品牌实验室的建议下。9月,冠华为电商平台用户定制了一款喜时“煎炒一体锅”,上线至今,日销最高3000多口,至此,这个与欧洲大牌同线、同质、同标的新品牌,才迈出了走向国民品牌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冠华也在与多样屋、世纪联华超市等线下渠道洽谈合作,通过入驻实体门店,来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体验。截至目前,冠华锅具的内销占比已经从此前不足2%增长到了5%。
“我是接下来的计划是,希望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把时间要缩短,能够快速地去打开这个销售局面。”黄华峰对喜时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外贸企业立足长远,计划在国内市场长期发展,将有利于企业加速自身战略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能否在国内市场走得长,走得好,将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营和竞争力。
出口产品长期经历国际市场的严苛检验,具有物美价优的特点,出口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通过市场竞争倒逼国内生产企业提升发展质量,进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智敏 李维潇 编辑:殷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