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上海沪剧院投入紧张的排练阶段,为原创剧《一号机密》进行最后的打磨。
“排这个戏的时候,其实我还去过上海历史博物馆。”《一号机密》中的男主角、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朱俭说:“这是真人真事。”
“他一直是蜷缩在阁楼上。” 《一号机密》中的女主角、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丽君说:“最好希望外界一切都不要去关注到他。”
“他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一号机密》导演王青说:“作为戏曲舞台,我们把这个人物变为一个上海众多的共产党员的缩影。”
《一号机密》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31年,上海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称为“一号机密”的中央文库岌岌可危。
“当时三十年代没有文档这个概念,所以包括文件的库房,叫中央文库。党内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件文库,因为它是机密程度非常高,十分保密,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原上海档案馆研究馆员朱国明介绍说:“文件和机关放在一起了,有危险。所以当时周恩来同志建议中央要成立一个专门保管档案的这么一个机构。”
位于江宁路673弄10号的一处正在修缮的石库门房子就是当年中共中央阅文处所在地。沪剧《一号机密》中提到的20箱中央文库的档案文件就曾经保存于此。由于叛徒的出卖,这批珍贵的文档被迫转移。
《一号机密》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合兴坊,就位于现在的西康路。如今的西康路,高楼林立,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暗涛汹涌、谍影重重。
中央文库被秘密分批转移到当年这里的一栋二层楼房。经中共中央秘书处批准,由第二任中央文库保管人保管,也就是《一号机密》中的主人公原型陈为人。
“1931年12月,周恩来一天夜里亲自到陈为人家里。”朱国明说:“他开门见山就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今天来想请你老兄担任一项重要的工作,什么工作就是保管中央文库。”
刚出狱不久的陈为人,有着严重肺疾。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却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保管文库的特殊任务,默默无闻地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为避人耳目,他和妻子韩慧英白天假扮富人,晚上通宵达旦整理文件。
“陈为人按照文件形成的时间、地区、作者分门别类编目,另外他还把原来抄在厚纸上的文件,用薄的纸再抄一遍,原来是大字抄的,要改造成小字,还把文件四周空白的边剪掉,目的就是为了缩小文件的体积,减小目标,发生意外要转移的话,就方便了。 所以原来是上二十多箱文件,后来就慢慢压缩,一直压缩到4个皮箱。”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挥介绍。现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里还保存着陈为人当年工作时用的一把剪刀。
由于地下党组织内部有人叛变,导致陈为人的妻子韩慧英被捕入狱。韩慧英在后来的手稿中写道:“当我被捕时,我正有三个小孩子,长子爱昆方六岁,次子爱仑三岁,小女玛琍才八个月,家中有文件十几箱,同时一文钱没有了。”
“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陈为人既要守护中央文库,又要照料3个年幼的孩子,非常艰辛。最困难的日子里,全家一天仅吃两顿山芋粥。”陈挥说:“他怕房东看到一个大老板怎么天天吃红薯山芋,就拿一片干鱼盖在上面,到家后就立刻拿掉,因为这是道具,第二天还要用的。”
为了防止别人怀疑,陈为人迫不得已写信请韩慧英的妹妹韩慧如前来上海,告知实情,假扮夫妻。
长期研究中央文库这段历史的朱国明曾多次拜访韩慧如。 “她刚到陈为人家的时候,看到姐夫家的情况,在二楼以上家具基本上都是空空荡荡——卖完了。他的小女儿坐在摇篮里面哇哇地哭,还有他大儿子6岁多,第二个儿子4岁多,他们吃得面黄肌瘦。每次回忆的时候眼圈就发红,很伤心心酸。”
“到最后瓶瓶罐罐什么杂七杂八的,能换钱的,能卖的都卖掉了。”朱国明说:“但是他楼下客厅里面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不能动的。这是当年党组织为了掩护他的身份替他置办的。这个是为应付门面的,也是为了掩护文库的需要。”
1936年春天,陈为人终于和党组织取得联系。“接头人就是上海中央特科上海负责人叫徐强,党内代号叫‘老金’。”朱国明说。
此时,陈为人肺病复发,长期劳累过度加重了病情。为了便于接手的同志工作,他写下了《开箱必读》一文。
“1936年年底陈为人转移档案。他叫了韩慧如,还有一个他的儿子陈爱昆,他们三个人雇了两辆车,三轮车一前一后,一辆车上放两个箱子,箱子就送到当时金陵路。陈为人把全部档案转交出去以后,刚回到家里,大口的吐血,倒在地上,不行了。”
1937年3月,陈为人在合兴坊病逝,年仅38岁。“当时陈为人只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不死,我还有工作’,说这句话他就咽气了,走完了他的一生。”朱国明说。
陈为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他所守护的这个“中央文库”在之后的几经辗转及不计其数看守人的“全力守护”后,于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近乎完好无损的状态上交给上海市委,后移交中央档案馆保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朱晓荣 实习编辑: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