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委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部署,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党课开讲啦”活动要求,由SMG党群工作部联合各单位制作《奋斗的征程》“四史”学习教育微视频党课。
通过此次党课开讲,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把开展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常学常新、入脑入心,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奋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
奋斗的征程“四史”学习教育微视频党课第九集
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满怀初心的“奔涌”岁月
专家解读
本期专家
张永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党史党建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1933)】
在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矗立着一幢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石库门建筑,建于1917年。1928年至1929年,这里是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和彭湃烈士在沪革命的活动地。
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要求中共中央建立军事部的指示,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规定: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同月,中共中央在上海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12月改为军事部。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早期中央军委(军事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军事干部、武装工农、收集情报、制定各地起义计划、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重要基础。中央军事部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名称多次更迭,1927年5月,中共五大设立军事(军人)部和中央军委,周恩来任部长和主任。中共六大重新设立军事部,之下设立军事委员会,为讨论和建议的机关。192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政治局下设中央军事委员会,同时取消中央军事部,但后来又指出,中央军事部是党的最高军事指导机关。翌年2月,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将军事部和中央军委合并,成立9人军委,直属政治局。1933年1月,中央军委离开上海,迁往苏区,在上海长达8年。
这里不仅是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也是彭湃烈士在沪革命的活动地。1928年,32岁的彭湃来到上海,就在这里开展工作。这栋名叫“经远里”的老式石库门住宅,见证了彭湃最后的革命足迹,浸润着烈士的鲜血,诉说着烈士的忠贞信念。
彭湃,1896年出生,广东海丰人,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家境富裕,是当地首富。彭湃曾说:“我的家庭在海丰县可以算做个大地主,每年收入约千余石租,共计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少不上三十口,平均每一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其生母是贫苦农家的女儿,对少年彭湃的影响很大,对农民有强烈的同情心,在海丰中学时成为群进会的骨干成员之一。彭湃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底到1924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海丰总农会成立,彭湃任会长。1924年,担任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翌年4月,开办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所长,同年9月,彭湃又担任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后来毛泽东接替彭湃担任第六届农讲所主任。从开辟海丰农运开始,彭湃以全部精力投入农民运动,积累了丰富经验,被称为“农民运动的大王”和“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中共五大时,彭湃被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11月,创建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中共六大后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冬,赴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会委员、军委书记。1928年,他入住经远里,把一间仅8平方米的亭子间作为工作室兼寓所,室内只有一张小铁床、一只煤油炉、一张简陋的桌子和两把椅子,前楼作为开会和联络的地方。在半年的时间里,彭湃认真总结了自己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写下《雇农工作大纲》,并提出划分农民标准、提高农民教育等主张。
1929年8月24日,彭湃在经远里12号参加江苏省委军委会议时,由于白鑫出卖,与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同时被捕。他们在狱中坚贞不屈,视死如归,齐唱《国际歌》,8月30日,在龙华壮烈牺牲。正如党中央在《告人民书》中指出的:“他这样英勇的革命斗争的历史,早已深入广大劳苦群众的心中,而成为广大群众最爱护的领袖。谁不知广东有彭湃,谁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土地革命的忠实领导者。”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