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联盟二号站平台官方注册,APP下载地址

汇聚全球精彩分享
领您探索未知国度

天富ios手机版下载_上海:人民城市的“密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直以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破解垃圾分类、白领早餐、老旧房屋改造、养老和助残服务等民生难题,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城市的“密码”,就在这些细节里:


——垃圾分类:已成上海市民的“肌肉记忆”


在陆家嘴金融城上班的罗泉,每天上班出门都提着2袋垃圾来到小区固定的投放点来倾倒:干垃圾直接投入干垃圾桶,湿垃圾则在除袋后投放到湿垃圾桶,再把装湿垃圾的塑料袋投放到干垃圾桶里。




“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了快2年,原来还需要志愿者指导,现在已经是每位居民的‘肌肉记忆’。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每天出门前就已将垃圾早早分好了。”罗泉说。


在上海的所有居民小区,早晚各2个小时左右的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工作早已井然有序,市民们也习惯了这件每天必须要做的“麻烦事”。


——早餐工程:优质早餐每天不重样


分类投放完垃圾后,罗泉马不停蹄地赶往单位。在上班路上,他可以每天选择不同口味的早餐。“以前,如果时间赶不及,我就得饿着肚子上班。如今,在上海各大中心商圈、街道社区,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流动早餐车,每天的早餐可以不重样!”



2020年8月,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旨在让上海市民享用丰富多元、便捷实惠的早餐,并明确支持各种创新早餐供应方式,搭建早餐品种共享平台。


今年,上海的早餐工程正发展“便利店 早餐服务”“新零售 早餐服务”“流动餐车 早餐服务”“互联网平台 早餐服务”等多种创新模式,流动餐车在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及大型居住社区等区域陆续落地,打造出一道放心安全、形象美观的城市早餐风景线。



——旧改提速:让“蜗居”成为过去式


今年61岁的市民李萍华在离外滩仅一步之遥的黄浦区宝兴里蜗居了20余年,她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一年来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住的房子早已破旧不堪,墙面开裂发霉,长期以来,我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去年得知要动迁,我兴奋得几晚上没睡着。”一提起去年的动迁,李萍华就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上海市旧区改造不断提速。


在上海第一个成立居委会的宝兴里,狭小的里弄里曾住有1100余户人家,平均7平方米就住着一户三口之家。宝兴里仅用时122天,即实现居民100%签约、172天就实现了居民100%搬迁,在不到1年时间里创出了两个“双百”的旧改奇迹。这组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居民对生活改善的期盼。




上海市住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每年约为3万户老城厢居民解决最“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


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说,上海正着眼于人民城市的长远发展,着手留住城市文脉,将城市风貌、优秀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老房加梯:“悬空老人”下楼晒太阳了


今年3月底,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乐山六七村的三部加装电梯,在众所期盼中开通运行了。


小区居民彭克珍高兴坏了,她的父母因疾病瘫痪,十几年没有下过楼了。这样的居民,被称为“悬空老人”。电梯开通当天,彭克珍激动地说:“以前都是在家里透过玻璃感受阳光,如今终于可以推着父母下楼晒晒太阳了。”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上海,“悬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痛点和难点。近年来,上海以民心工程推动民生工程,着力推进解决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工作,提升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居住品质。



近年来,上海有关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不断提速加码,包括将最高补贴从24万元增加到28万元,明确规定可以提取本人及其配偶、本人直系血亲住房公积金支付电梯建设资金等。


2020年以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推出各区加装电梯“作战蓝图”,在全市成片区、大规模推动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同时,政府部门还不断简化加装电梯的办事流程,如开通绿色通道,申请人只需跑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流程等。



——“咖啡 公益”:让残障人士的人生出彩


最近,在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的“66梧桐院·邻里汇”,一家社区咖啡店静静地开张了。咖啡店内的星巴克听障伙伴许晓瑛通过手势比画着说:“我热爱咖啡,也感谢有这么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我越来越有信心变得更独立、更优秀。”


离“66梧桐院”不远,永康路上有个网红熊爪咖啡,店长和店员都是听障人士。客户点单后,店员会从墙洞里伸出一只萌萌的“熊爪”,为客户递上一杯温暖的咖啡。这样的咖啡店,让网友直呼“太可爱,太温暖了”。



而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去年这里开了一家名叫“Healing Coffee”的咖啡店,三名已出院的患者轮流担任调制咖啡、收银、结算的工作。



既有人生出彩机会,也有更完善的生活保障。在上海,轮椅坡道、盲道、无障碍入口、无障碍电梯、公交车语音报站器、手写等辅助设备……这些专门为残疾人、老年人设置的人性化无障碍设施已是随处可见。


将于今年6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对政务服务、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公共交通、应急避难等领域的无障碍服务均提出更多的明确要求。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更多有需求的市民从中受益,感受城市温度。


——贯通“一江一河”:把最好的水景留给人民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黄浦江和苏州河这“一江一河”,对上海有着非凡的意义。继2017年底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贯通开放之后, 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也实现基本贯通。



口袋花园、文化雕塑、休闲廊架、亲水平台……漫步在苏州河普陀苏堤春晓段,一边是碧波荡漾,一边是绿树红花,好不惬意。改造后的苏州河两岸风景优美,被上海市民称为有人情味的“民心工程”。


纵观“一江一河”沿岸,各区无不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或展现海派博览风情带,或打造水岸阳台、健身步道、历史画廊,或串联公园绿地,实现沿河居民小区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融合共生。




“2021年,苏州河两岸贯通开放将持续推进,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人民。”上海市“一江一河”办常务副主任朱剑豪说。


“上海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理事长洪浩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城市的理念就是上海建设和治理的“底色”。

十年专业团队服务,平台内部各部门对接,随时在线解决问题!

二号站主管Q859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