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十项工博会大奖CIIF出炉,多个国际首创、全球第一的技术产品首次在工博会登台亮相,其中既有聚焦国之重器的重大工程项目、又有在关键"卡脖子"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材料,还有围绕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等引领工业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探索。
本届十项工博会大奖中,特别大奖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的"北斗三号中科院导航卫星"获得,展示了上海强大的科技攻关与创新力量,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助力北斗提前完成全球系统组网建设。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介绍:目前约80%的智能手机都有北斗软件,北斗首先一个星座特色,我们是中高结合,像其他几家都是只有中轨卫星,没有高轨卫星,再一个我们是一加六,除了基本的导航功能之外,还有区域短报文、全球短报文、精密定位、全球搜索救援、星基增强和地面增强。
而另外九项大奖中,不乏国之重器,如上海振华重工研发的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集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世界首创的远程控制超大型自动化双起升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多座自动化港口码头,如上海洋山四期工程和青岛港、厦门港等,代表了当前国际集装箱码头最高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于幸泓介绍:下一步的打算主要是联合5G方面的,会应用一些规划仿真系统,自动驾驶技术,还有我们一些更加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使我们的码头更加智能化,更加无人化。
而上汽集团的5G智能重卡,通过与上港、中移动协同构建了满足洋山港集装箱智能转运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目前已经开发完成了在东海大桥上实现5车编组行驶技术,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缩小到17米,未来能够提升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50%。其次,除了洋山一期码头外,今年重卡还在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进行作业,对于精准度要求就更高,一次倒车转载货物的准确度超出了预期。预计到2023年,随着芦潮港转输运中心的建设,百量级的智能重卡将行驶在路上,其中还包括多辆新能源车。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郝景贤介绍:精准倒车能够实现70秒一次倒车成功,优于一个熟练驾驶员的倒车水平,这些新功能、新技术的开发,有力支持了5G智能重卡在洋山港的今年商业化运营。从7月1号第一箱的集装箱开始转运运营,7月8月顺利爬坡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能够有力支持2020年准商业化运营2万集装箱目标的实现,这和驾驶员普通车队是一个完全相当的效率。
由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超高清超高分辨率大尺寸LED显示器,则打破了国外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其开发的倒装COB LED产品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喜凤介绍:它可以达到1000到2000尼特的亮度,我们日常看到的显示器在350到500尼特的亮度,1000以上就意味着可以显示更清晰的画质。另外还填补无限拼接的空白,可以实现100平米及以上这种指挥监控中心的应用。无论是从产品的系列、性能还是性价比,在市场上可媲美韩国三星和日本索尼的产品。
在军工国防领域广泛应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因为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星联科技联合研发的短流程高效制造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偏心转子拉伸流变塑化输运,加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十倍以上。
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的性能相当好,包括它的耐磨、抗冲击、自润滑这些都是,而且用来做管道不会结垢,生产成本下降后,将来用在食用水这些管道它会更卫生。
市经信委介绍:本届工博会参展企业参与评奖的积极性极高,截至8月14日,共受理434件参评展品,比去年增加118件,创历年新高。从获奖名单来看,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市经信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居欣珏表示:从北斗卫星空间产品到有海斗一号深海产品,涵盖了从空间、地面、到海底整个全领域的覆盖,实现了国产替代,取得了“卡脖子”工程的一个突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葛孝兰 编辑: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