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联盟二号站平台官方注册,APP下载地址

汇聚全球精彩分享
领您探索未知国度

天富app登入_视频|吴凡:我们用书籍记录当下、

“从武汉冰封到朝阳花开,经过百余天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性胜利,然而全球疫情仍然如此鼎沸,各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巨大……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时代,也改变了人们对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在数月艰辛抗疫中,我们都深刻感受到了公共卫生对于国家安泰、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所有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这是本届上海书展排期在8月16日首发的新书《当下与未来》里的一段话。


出书是吴凡和老师汪玲在今年3月底一起想出来的主意。当时,已经转岗到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分管教学的吴凡再次临危受命,冲到了上海新冠肺炎防疫的一线。按照吴凡的原话:“这场战疫的历史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亲历者。但是,我作为曾经的公卫人,今天从事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这么一个身份,我觉得我有更多的责任去记录、观察,去思考、提升。”



吴凡是在疾控的领域工作了将近30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的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和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以往的工作经历,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加上工作处事的果断。在疾控中心任职期间,她有了“疾控女侠”的别号。“我还是蛮喜欢这个雅号的,它还是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我的性格和风格。”


2020年非常特殊。吴凡原来有一些计划:寒假里准备读一点书,同时为上海医学院的医学教育的改革,提前查阅一些文献资料。但是,1月18日,她被叫去开一个会。等坐下之后,她才知道,1月16日在上海发现了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病人。接下来,上海要面临巨大的风险。“病人已经来了,接下来,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将近3000万人口的城市,防控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寒假,吴凡一天都没歇着,原计划完全打乱。在这个过程当中,她完全加入了上海疫情的防控。



“今年上半年,真的是非常的忙。从年初的疫情发生以后,一直都在疫情研判,参加各种咨询会,牵头应急公关的课题,参加社会组织考察,还有经常要上新闻发布会,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进行公众的健康教育,还有我们学校的线上教学等等。反正一直都在连轴转,感觉马不停蹄,很累,但也感觉很充实。”上个星期出差,吴凡带了一本新书。书是她一个医生朋友写的小说,也是今年上海书展新书发布会上计划发布的一本,叫《河湾里》。书里写的都是吴凡熟悉的事,从SARS到H7N9,她能在书里找到一些人物的原型。这给吴凡带来不少阅读的乐趣。再忙,吴凡也会留点时间看书。在连轴转的出差途中,尤其是长途,她会带一些书和一本Kindle。 


医学生:知识体系的宽度、深度同等重要


吴凡的阅读有自己的偏好。小时候,她记得很清楚。母亲有两套书,一套是《十万个为什么》,一本是《医药手册》。后一本书里,有各类中草药,图文并茂,像字典一样。童年的吴凡很喜欢看书里的插图。“我觉得,我也没想到我后来会学医,是不是冥冥当中跟这有点关系?”


上大学以后,吴凡大部分的阅读偏好几类:一是医学类的书,这是专业使然。她要不断地追踪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新的领域。后来,像世界卫生组织一些新的报告,包括慢病报告、老龄报告、伤害报告、传染病等等。另外一个大类就是非专业书籍。大概是各种随笔、杂谈,作者在不同的境遇下,他的思想闪光点、他的思考、对不同事件的捕捉,她觉得特别有意思。 还有哲人的书和人物传记。吴凡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她觉得人物传记比看一般的电影更鲜活。



如今,分管教学的吴凡,对医学生的阅读有些私人建议。“阅读不仅是对医学生对职业生涯很重要。因为医学的进展非常快。因为人不断的在探究生命的奥秘,而每天都有新的一些发现。医学生的阅读、专业书籍的跟踪,我把它称之为追踪最前沿的科技进展。这对我们自身丰富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你不能只看你自己的专业书。你还要看这个专业领域外的,相关领域的书。这才能构建你在一个领域的深度。涉猎越广,你的知识体系才有宽度。没有了这种宽度,创新是非常难的。我们知道,创新往往是在一个领域和另一个领域交界处,产生出的一些交叉融合的时候,它容易出现一些创新的构思,创新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吴凡觉得,书读得越多,思维就越宽广,知识体系就越完整。在职业之外,在生活当中,困扰也会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也会减少一些。


《当下与未来》这本有一个愿望:影响未来的医学战略科学家


《当下与未来》并不是吴凡写的第一本书。她的处女作是90年代初她刚刚工作时,翻译的一本《迈向健康》。在国家疾控中心工作的时候,她还翻译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上海报告》,还有后来的《慢病报告》。她也写过一些英文书,比如说《hidden city》,翻译成中文是《隐藏的城市》。后来,吴凡写了大量的教材和医学实践类书籍。这类书的文字需要极简、精确。


吴凡手里的《当下与未来》还是一本样书。书页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小标。“蓝色的有一些地方是要改的;还有绿颜色是图表的,标记要改的;还有黄颜色主要是格式和提法要调整……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意思吧!自己做一些标记,就是好找。”吴凡写作的过程遵循事实,按照核心线索展开。故事和内容以记录化的形式呈现。到了校正书稿阶段的时候,她要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觉得改更累!前面主要是改结构,把书构筑得更合理一些。后面三校四校更多的是让文字精炼,四校后更多的是让表达更准确。” 



听说吴凡要出版《当下与未来》,有朋友对她说:你干脆写成《新冠纪实录》,那不是更畅销、更直白?“乍一看这《当下与未来》,说实话有点模糊和抽象。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但是这才是我们今天想说的。当下,我们怎么做,这个人做什么,这群人在做什么,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在做什么。但是当下的今天,我们又决定了今后的未来。我们怎么去把握住当下,培养更好、更符合时代之需的、今后之需的、未来之需的人才?才是我们要真正今天脚踏实地更需要去做的!这也是这本新书书名的由来。”


在这次抗疫中,吴凡得知有许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毕业生奋战在一线。“你随便找一下,在上海地区乃至于全国,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学生,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的!”话里是桃李天下的自豪感。


在《当下与未来》里,吴凡记录下了自己和老师的亲身经历,也集纳了上医大学子和教师的故事。不仅有中山医院,小年夜空荡荡的站台上一个逆行的身影——钟鸣教授准备踏上那厢逆行武汉的动车。还有停课不停学,在武汉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他在一线,给学生上的传染病学一课。“这一课非常特别——当给你上课的老师,身先士卒,走在抗疫的最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大家生命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学生,你获得的感受是什么?他学到的绝对不仅仅是传染病学那点知识,也绝对不止是治病救人的那些经验。对于新冠疫情怎么治疗的这些中国方案,包括我们获得的经验。学生们更多获得的,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医学生最需要培养的性格,和骨子里的那种奉献精神。”在《当下与未来》这本书里,吴凡和老师汪玲,把诸如此类的案例都记录了下来。 



在记录历史之外,吴凡给予这本新书更高的期望:《当下与未来》能影响到未来的医学战略科学家。“这次疫情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大家已经非常有自己的体会了,对吧?那么,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就是我们讲战略家、战术家、士兵的培养。都需要我们去培养他们的前瞻思维,能够有宏观的格局。等到未来到了工作岗位上,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去布局当下,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测。”吴凡认为,要做成这些事,教师和学生光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优才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关心整个社会的眼光。“如果他不站在社会的层面去看群体,他永远没有办法去布局全局,他只能看一个小病,对不对?”


中国的医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有今天的成果,是过往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果。今天,上海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效,离不开几十年来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付出。“我们做的人才培养,5 3医师规培,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医学进步。”无论是谈及疾控、公卫还是教育,吴凡的格局里始终都会考虑到未来。


吴凡说,医学战略科学家能看到10年、20年后的整个的医学领域的发展态势。能预见风险,它对于我们人群健康的威胁在哪里?包括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会是什么程度!从上医大“总教头”回归到“疾控女侠”,吴凡再一次功成身退,回归到校园,从一本新书开始,延续她在2020年之初,定下的教育改革计划。也许经历过庚子年的疫情,经历过《当下与未来》的书写,她的教改会更加深远、务实、高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瑞 实习摄像:何嘉芙 编辑:胡琰琦)

十年专业团队服务,平台内部各部门对接,随时在线解决问题!

二号站主管Q2347660